Flink之Watermark

1.乱序问题

流处理从事件产生,到流经source,再到operator,中间是有一个过程和时间的,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流到operator的数据都是按照事件产生的时间顺序来的,但是也不排除由于网络、分布式等原因,导致乱序的产生,所谓乱序,就是指Flink接收到的事件的先后顺序不是严格按照事件的Event Time顺序排列的。

一旦出现乱序,如果只根据eventTime决定window的运行,我们不能明确数据是否全部到位,但又不能无限期的等下去,此时必须要有个机制来保证一个特定的时间后,必须触发window去进行计算了,这个特别的机制,就是Watermark。

例如:某App会记录用户的所有点击行为,并回传日志(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先保存在本地,延后回传)。A用户在11:02对App进行操作,B用户在11:03对App进行操作,但是A用户的网络不太稳定,回传日志延迟了,导致我们在服务端先接受到B用户11:03的消息,然后再接受到A用户11:02的消息,消息乱序了。

2.什么是Watermark

Watermark是Apache Flink提出的一种用来解决乱序、延迟数据等情况的解决方案。

它是建立在事件时间上的一个概念,用来刻画数据流的完整性。如果按照处理时间来衡量事件,一切都是有序的、完美的,自然而然也就不需要Watermark了。换句话说事件时间带来了乱序的问题,而Watermark就是用来解决乱序问题。所谓的乱序,其实就是有事件延迟了,对于延迟的元素,我们不可能无限期的等下去,必须要有一种机制来保证一个特定的时间后,必须触发Window进行计算。这个特别的机制,就是Watermark,它告诉了算子延迟到达的消息不应该再被接收。

watermrk具体特点如下:

  • Watermark是一种衡量Event Time进展的机制。
  • Watermark是用于处理乱序事件的,通常用Watermark机制结合window来实现。
  • 数据流中的Watermark用于表示timestamp小于Watermark的数据,都已经到达了,因此,window的执行也是由Watermark触发的。
  • Watermark可以理解成一个延迟触发机制,我们可以设置Watermark的延时时长t,每次系统会校验已经到达的数据中最大的maxEventTime,然后认定eventTime小于maxEventTime - t的所有数据都已经到达,如果有窗口的停止时间等于maxEventTime – t,那么这个窗口被触发执行。
  • watermark 用来让程序自己平衡延迟和结果正确性。

3.Watermark原理

Watermark会携带一个单调递增的时间戳t,Watermark(t)表示所有时间戳不大于t的数据都已经到来了,未来小于等于t的数据不会再来,因此可以放心地触发和销毁窗口了。

当Flink,接收到数据时,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生成Watermark,这条Watermark就等于当前所有到达数据中的maExertT me"-延N时长,也就定说,Watermark是基于数据携带的时间戳生成的,一旦Watermark比当前未触发的窗口的停止时间要晚,那么就会触发相应窗口的执行。由于eventtime是由数据携带的,因此,如果运行过程中无法获取新的数据,那么没有被触发的窗口将永远都不被触发。

4.延迟数据处理机制

Watermark能够应对乱序的数据,但是真实世界中没法得到一个完美的 Watermark数值。要么没法获取到,要么耗费太大,因此实际工作中会近似 Watermark(t)之后,还有较小的概率接收到时间戳t之前的数据,在Flink中将这些数据定义为“late elements”,可以在Window中指定允许延迟的最大时间(默认为О)。

延迟事件是乱序事件的特例,和一般乱序事件不同的是它们的乱序程度超出了水位线( Watermark)的预计,导致窗口在它们到达之前已经关闭。

延迟事件出现时窗口已经关闭并产出了计算结果,对于此种情况处理的方法有3种:

  • 重新激活已经关闭的窗口并重新计算以修正结果。
  • 将延迟事件收集起来另外处理。
  • 将延迟事件视为错误消息并丢弃。

Flink默认的处理方式是第3种直接丢弃,其他两种方式分别使用Side Output和AllowedLateness。

  • Side Output机制:将延迟事件单独放入一个数据流分支,这会作为Window计算结果的副产品,以便用户获取并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迟来的数据同样可以触发窗口,进行输出。
  • Allowed Lateness机制:允许用户设置一个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长。Flink会在窗口关闭后一直保存窗口的状态直至超过允许延迟时长,这期间的延迟事件不会被丢弃,而是默认会触发窗口重新计算。因为保存窗口状态需要额外内存,并且如果窗口计算使用了ProcessWindowFunction APl还可能使得每个延迟事件触发一次窗口的全量计算,代价比较大,所以允许延迟时长不宜设得太长,延迟事件也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