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华为虚拟化平台FusionCompute
目录
FusionCompute产品介绍
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
华为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是业界领先的虚拟化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带来如下的价值, 从而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效率。
帮助客户提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率;
帮助客户成倍缩短业务上线周期;
帮助客户成倍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利用虚拟化基础设施的高可用和强恢复能力,实现业务快速自动化故障恢复,降低数据中心成本和增加系统应 用的正常运行时间。
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通过在服务器上部署虚拟化软件,使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承担多台服 务器的工作。通过整合现有的工作负载并利用剩余的服务器以部署新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实 现较高的整合率。
• 应用场景介绍:
▫ 虚拟化场景:虚拟化场景适用于企业只采用FusionCompute作为统一的操作维 护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与维护的应用场景。包含资源监控、资源管理、 系统管理等。FusionCompute主要负责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以及对虚拟资源、 业务资源、用户资源的集中管理。它采用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网络等技 术,完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虚拟化。同时通过统一的接口,对 这些虚拟资源进行集中调度和管理,从而降低业务的运行成本,保证系统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FusionCompute产品定位
FusionCompute是云操作系统软件,主要负责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以及对虚拟资源、业 务资源、用户资源的集中管理。它采用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网络等技术,完成计 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虚拟化。
通过统一的接口,对虚拟资源进行集中调度和管理,从而降低业务的运行成本,保证系 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协助运营商和企业构筑安全、绿色、节能的云数据中心能力。
FusionCompute在虚拟化套件中位置
云机房
硬件基础设施
云计算基础物理设备
FusionStorage Block
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
FusionCompute
FusionCompute Pro
eBackup
UltraVR
云机房:为云数据中心运营所提供的一系列基本配套设施和空间,主要包括供电系统、 消防系统、布线系统、制冷系统等。
硬件基础设施层:
▫ 硬件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全面的云计算基础物理设备,支持 用户从中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新建或扩容,可运行从入门级到企业级的各种企业 应用。设备类型丰富,可为客户提供灵活的部署选择。
▫ 华为分布式块存储(FusionStorage Block)是一种存储与计算高度融合的分布 式存储软件,在通用服务器上部署该软件后,可以把所有服务器的本地硬盘组 织成一个虚拟存储资源池,提供块存储功能。
• 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通过在服务器上部署虚拟化软件,将硬件资源虚拟化, 从而使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承担多台服务器的工作。通过整合现有的工作负载并利用 剩余的服务器以部署新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较高的整合率。
▫ FusionCompute是云操作系统软件,主要负责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以及对虚拟 资源、业务资源、用户资源的集中管理。它采用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网 络等技术,完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虚拟化。同时通过统一的接 口,对这些虚拟资源进行集中调度和管理,从而降低业务的运行成本,保证系 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协助运营商和企业构筑安全、绿色、节能的云数据中心 能力。
▫ eBackup是虚拟化备份软件,配合FusionCompute快照功能和CBT(Changed Block Tracking)备份功能实现FusionCompute的虚拟机数据备份方案。
▫ UltraVR是容灾业务管理软件,利用底层SAN存储系统提供的异步远程复制特性, 提供虚拟机关键数据的数据保护和容灾恢复。
▫ FusionCompute Pro是多资源站点统一管理组件,实现不同地域下的多个资源 站点统一管理,通过虚拟数据中心(VDC)给不同用户实现资源分域管理能力。
FusionCompute产品架构
CNA英文全称:Compute Node Agent,CNA部署在需要虚拟化的服务器上。
VRM英文全称:Virtual Resource Management,VRM可以部署在VM上或者部署在 物理服务器上;VRM对外提供网页操作界面给管理维护人员。
FusionCompute模块功能模块
FusionCompute产品功能 - 虚拟化计算
FusionCompute支持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 服务器,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
FusionCompute产品功能 - 虚拟化存储
FusionCompute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虚拟基础架构的存储资源,使系统大幅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 和灵活性,提高应用的正常运行时间。FusionCompute支持将SAN设备、计算节点本地硬盘以及华为分布式 块存储提供的虚拟存储空间统一管理,以虚拟卷的形式分配给虚拟机使用。
存储设备的能力、接口协议等差异性很大,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不同存储设备进行 格式化,将各种存储资源转化为统一管理的数据存储资源,可以用来存储虚拟机磁盘、 虚拟机配置信息、快照等信息。用户对存储的管理更加同质化。
虚拟机磁盘、快照等内存均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存储上,所有业务操作均可以转 化成对文件的操作,操作更加直观、便捷。
基于存储虚拟化平台提供的众多存储业务,可以提高存储利用率,更好的可靠性、可 维护性、可以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和用户价值。
华为提供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功能,用户不需要再关注存储设备的类型和能力。存 储虚拟化可以将存储设备进行抽象,以逻辑资源的方式呈现,统一提供全面的存储服 务。可以在不同的存储形态,设备类型之间提供统一的功能。
对于最终用户,就像x86服务器使用本地硬盘一样的方式使用,可以格式化,安装文 件系统,安装操作系统,读写。同时,虚拟化的存储还具备快照能力,可以调整大小, 这是物理硬盘不能实现的。
对于管理员来说,虚拟存储卷并不一对一映射到某块具体的磁盘,而是收敛到几台 SAN设备。由于SAN设备已经有了可靠性保障,所以更换硬盘的工作量大规模下降。 同时,虚拟存储具备瘦分配,灵活调整,QoS可限制,可迁移等等比物理盘强的特性, 在整体成本方面优势很明显。
FusionCompute产品功能 - 虚拟化网络
FusionCompute支持分布式虚拟交换,可以向虚拟机提供独立的网络平面。像物理交换机一样,不同的网络 平面间通过VLAN进行隔离。
分布式交换机的功能类似于普通的物理交换机,每台主机都连接到分布式交换机中。 分布式交换机的一端是与虚拟机相连的虚拟端口,另一端是与虚拟机所在主机上的物 理以太网适配器相连的上行链路。通过它可以连接主机和虚拟机,实现系统网络互通。 另外,分布式交换机在所有关联主机之间作为单个虚拟交换机使用。此功能可使虚拟 机在跨主机进行迁移时确保其网络配置保持一致。
FusionCompute带来的价值(1)
资源共享
▫ 虚拟化前,需要3台物理机器运行独立应用,每台物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都很低; 投资回报率低。
▫ 虚拟化后,3个独立应用运行在一台服务器上面,需购置的服务器大大减少;且 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率明显提高;投资回报率高。
分时共享
▫ 虚拟化前,由于应用运行于不同服务器上,其中一个应用业务压力大时,另一 台业务压力小的服务器富裕的计算资源不能转移给这台服务器;从整体来看, 服务器资源使用不均衡,资料利用不合理。
▫ 虚拟化后,应用共享一个服务器资源;其中一个应用业务压力大,另外一台压 力小的情况下,FusionCompute会协助服务器动态地将资源合理分配给各个应 用,不仅能满足业务压力的需求,而且保持服务器资源处于高利用率状态。
FusionCompute带来的价值(2)
当业务虚拟机所在的主机发生故障或需要人工维护时,FusionCompute能够第一时间 检测到异常,并把异常机器上运行的虚拟机在集群中其他正常的主机上面重新启动, 保障业务连续性。
FusionCompute通过智能算法还能够维持主机间负载的均衡;从而提供整体的可靠性。
总之,通过使用和合理配置FusionCompute,可极大提高系统及运营业务的可靠性。
FusionCompute平台规划部署
安装准备
网络规划
BMC平面
▫ 主机BMC网口所使用的平面。通过BMC平面可远程访问服务器的BMC系统。
管理平面
▫ 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所有节点,以及节点间内部通信所使用的平面。使用管理平面的IP地址包括:
▪ 所有主机的管理IP地址,即主机管理网口使用的IP地址;
▪ 管理节点虚拟机的IP地址;
▪ 存储设备控制器的IP地址。
存储平面
▫ 主机与存储设备的存储单元互通所使用的平面。使用存储平面的IP地址包括:
▪ 所有主机的存储IP地址,即主机存储网口使用的IP地址;
▪ 存储设备的存储IP地址。
业务平面
▫ 用户虚拟机业务数据在网络中使用的平面。
FusionCompute部署方案
虚拟化部署VRM逻辑视图
VRM主备部署在不同CNA上,部署后VRM不能迁移。
物理部署VRM逻辑视图
VRM主备部署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
1. FusionCompute虚拟化套件包含哪些产品?
A. FusionCompute
B. FusionCompute Pro
C. eBackup
D. UltraVR
ABCD
2. FusionCompute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A. 提升资源利用率
B. 提高系统可用性
C. 降低TCO
D. 绿色节能
ABCD